第590章 完结章(3/4)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先于世界的进程。”“压抑思想,阉割文明!”
……
【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、下桂林,又攻入湖南、广东,“两蹶名王,天下震动”!刘文秀出击四川,克复川南!郑成功、张煌言也同时发动攻势,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!】
【但就在此时,同为大西政权将领的孙可望因嫉妒李定国的功绩,投降清朝,孙可望驻守的云贵地区成为清军的突破口。】
【夔东十三家为了挽救南明的危局,再次攻打重庆,希望借此拖住从四川进入贵州的清军,但义军将领谭弘、谭诣杀了谭文投降清军,夔东义军的计划化为泡影。】
【为了彻底消灭华南地区的反清势力,清朝统治者册封吴三桂、耿仲明、尚可喜为王,以镇守云南、贵州、广东与福建等地,史称“三藩”。】
【公元1659年,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昆明,云贵沦陷。】
评论区
“以汉制汉。”
“什么时候都不缺内奸。”
“等到南明没有了,三藩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了。”
……
【由于清军的不断进攻,永历政权也陷入了流亡的境地。】
评论区
“百姓作为一个群体总是短视的。”
“随着多尔衮去世,顺治帝提前亲政,清朝逐渐站稳脚跟。为加强皇权,顺治帝发布了一系列减免赋税、安抚百姓的政策,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,又停止圈地,放宽逃人法……愿意跟着南明抗击清朝的人越来越少,南明政权也逐渐走向了末路。”
……
【公元1662年,永历十六年,清康熙元年,永历帝被吴三桂处死,南明彻底灭亡!】
【永历政权是南明政权中历时最长的一个政权,也是最后一个政权……】
崇祯咬牙切齿感同身受:“吴三桂!”
李世民可惜道:“内部纷争,各自为政,又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,也只能落得个惨败的结局。”
评论区
“永历帝被杀后,李定国悲愤成疾,在勐腊病逝,时年42岁。”
“一身转战千里路,只手曾擎半壁天。诸葛无命延汉祚,武穆何甘止朱仙……”
“华夏魂随大王去,怒江水共彩云飞……”
天幕下,无数英雄豪杰为李定国、秦良玉等人送上自己的敬意!
【随着李定国和郑成功等抗清势力的败退,夔东十三家成为了清廷的重点围剿对象。康熙元年,清廷组织了四川、湖广、陕西三省兵力,对夔东十三家进行联合围剿。】
【面对清廷的围剿,夔东十三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。他们利用地形优势,采取游击战术,与清军展开了多次激战。然而,由于兵力悬殊和清军的不断增援,他们的抵抗逐渐变得困难……】
【清军大兵压境,夔东十三家逐渐陷入困境,刘体纯等率众英勇反击,激战数日,双方死伤惨重。最终,刘体纯见大势已去,全家自缢以示永不降清。郝摇旗、袁宗第、洪育鳌、朱盛蒗被俘后也惨遭杀害……】
【康熙三年(1664年)八月五日,李来亨在茅麓山被清军围困六月之久,粮尽援绝后携全家举火***,夔东十三家至此覆灭。】
【大顺军余部最后一支队伍被消灭……】
【作为李自成的侄孙,李来亨的部众也都是当年跟着李自成打天下的旧部。他们曾被腐朽的明王朝逼得活不下去,揭竿而起,杀入北京城!】
【却又在清军入关后,摒弃前嫌,选择民族大义,联明抗清!】
【夔东十三家的抗清活动虽然以失败告终,但他们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】
明朝末年无论是崇祯帝还是李自成都默然无语。
时移世易,推翻明朝是为了活下去,如今抗击清朝也是为了活下去!
【明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、斗争最尖锐、对后世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!】
【农民军军纪严明,战斗力强,他们以流动作战为策略,变被动为主动,时分时和,神出鬼没,让明君疲于奔命。】
【明军虽然占据大义,在人数上有优势,且因内部不和,军政腐败,没有战斗力,与农民军形成鲜明的对比!】
【农民军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“均田”口号,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,这标志着农民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。】
评论区
“但均田免粮这种极端平均主义的口号太过理想化,不具备可操作性,也就导致了大顺政权财政出现问题,只能用拷饷这样的方式维持统治。进而导致了政治腐败,社会混乱,人心动荡。”
“这种口号对百姓的鼓动意义很大,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。”
【农民军对明朝宗室的彻底捕杀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,凡是朱元璋的后代,不论有没有投降,都被一律诛灭!】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