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9章 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穿越者震撼(下)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云这种后世来人而言也就那样。   当然了。   虽然徐云对于这些奖励没什么感觉,但这个忙是一定要帮的。   随后他也在床上调整了一番姿势,让自己靠床的时候更舒服一点,方才开口道:   “郭同志,在解释我的方案之前,我有个问题还想确认一下。”   老郭做了个请的手势:   “但说无妨。”   徐云点点头,询问道:   “郭同志,如果我真的能提供采集十万倍数据的方法,你们要怎么才能对它们完成解析呢?”   “天气数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,这么多的数据堆人去计算恐怕也……”   “哦,你说这事儿啊。”   老郭闻言笑了笑,脸上的表情很随意,伸手朝北方指了指:   “这倒不难,我们工厂的铀矿挖掘算是国家比较重要的项目,在首都有一台103电子管计算机进行远程协助。”   “我们之前采集到的数据只有5000多组,十万倍的话也就是五亿组,计算机计算起来用不了太多时间。”   “所以比起具体的计算过程,如何采集到大量数据才是个大问题。”   说完。   老郭便下意识摸了摸鼻子。   这段话其实也是基地常委会想出的口径之一,有部分内容并非实情。   例如现在燕京的某个特殊建筑内,确实有一台计算机在协助221厂进行着远程计算。   但那台机子不是已经公开的103,而是神秘莫测的104。   截止到目前。   国内已经生产的104机只有两台。   一台提供给了搞原子弹的二机部,另一台则提供给造火箭的七机部。   这个情况要持续到好几年后华东计算所的J501计算机面世,情况才会得到好转。   不过有句话老郭倒是没撒谎。   那就是只要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,他们确实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演算数据。   目前核武器研发所占的104机算时为60%,剩下的则被二机部的其他项目共分使用。   也就是二机部的那台104机每天有接近15个小时的时间,可以用于核武器相关数据的计算。   104机的算力是每秒一万次,五亿组计算的时长就是五万秒,换算一下就是13.9个小时左右。   与此同时。   目前核武器的研发还处于初期阶段,部分数据相对没有那么急迫,有些时候甚至还用不满算时呢。   所以在爆轰试验场的建设面前,让104机腾出13.9个小时用来计算天气,条件上不存在任何问题。   当然了。   这件事的前提是……   徐云真的能收集到十万倍的数据。   眼见老郭把计算机都搬出来了,徐云心中便也有了底。  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,组织了一番语言,对老郭问道:   “郭同志,您应该知道,所谓气象预测的实质,就是使用数学物理方程建模大气状态,并通过对方程求解得到未来的天气状态。”   “只是复杂的参数化物理模型始终是不完备的,对物理过程的参数化,不可避免地会向数值预报引入系统误差。”   老郭点了点头。   众所周知。   天气预报发展至今,总共经过两个阶段。   也就是玄学阶段和科学阶段。   其中玄学阶段常见的方式就是占卜。   一般先是阿巴阿巴的晃着龟甲,然后哗啦一下撒到地上,由此来推导所谓的上天意志。   在一些蒙昧时期,这种仪式往往还会伴随着祭祀、求雨之类的行为。   不过另一方面。   玄学阶段倒也不是一无所用。   例如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,主要指导农事生产和行军打仗。   流传至今的天气谚语,也能反映早期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关注。   例如“朝霞不出门,晚霞行千里”,“天上钩钩云,地上雨淋淋”等等……  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。   在温度计、湿度计、气压计被发明出来,以及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后。   天气预报逐渐开始向应用科学的方向进行了转变。   不过真正促使近代天气预报发展的原先,还要归功于……   战争。   没错。   战争。   参加过一战的同学应该都知道。   一战时期。   英国和挪威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,于是处在气象绝对领军地位的英国政府决定对挪威施加惩戒。   当时英国境内有27处观测站,挪威仅有8处,27对8,优势在我!   于是英国佬就A上去了,拒绝对挪威提供气象资料。   不过挪威政府却并没有放弃。   他们从仅有的8处观测站开始,从气象监测、气象人才、理论研究等方向发力,成就了随后鼎鼎大名的……   挪威学派。   没错。   挪威学派就是这么来的。   翻开现在的任何一本《天气学原理》书籍,环流理论、气旋结构、气旋生命史、冷暖锋、气团等等均出自挪威学派。   同时也正是挪威学派的灵魂人物皮叶克尼斯,发明出了影响至今的数值天气预报。   之后又经过了像罗斯贝、查理、冯诺依曼等一众气象大佬惊世骇俗的操作。   1954年初。   第一次数值天气预报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出现。   而数值天气预报呢。   就是给定初始和边界条件,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大气运动方程组,从而由已知初始时刻的大气状态预报未来时刻的大气状态。   也就是假设有一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