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招揽臧家兄弟(2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气最好的还是崔昴。
  此刻,他也是第一个开口的,温和说道:“我无相宫有意招收贵方族人臧昊小友入门,此为我无相宫的心意,不知贵方意下如何?”
  说话间,崔昴取出了一张清单,交给了适时走到前方的一位弟子。
  这位弟子是个容貌清雅的少女,念诵待遇清单的时候,嗓音也是婉转动听。
  “第一项,可以直入内门,至少拜在一位涅槃副宫主名下为亲传弟子。”
  “第二项,可携带一人同入内门。”
  “第三项,预存十万下品玄石,十岁时发放。”
  “第四项,在融合境以前,将拥有融合修者月例;融合之后,根据弟子当时情形增长。”
  “第五项,有行宫一座,配备随从……”
  “第……”
  “第三十五项,若能苍穹榜留名,待遇增加为……”
  “第三十六项,若是……玄石矿……”
  林林总总,足足有三十六项,包括各种修炼渠道、资源取用等等,总价值非常高。
  虽然其中有不少都是需要拥有一定实力后才能取得的,但也不能说是画饼,而是会立下契约的,只要实力到位就不会被贪墨。
  总体是很有诚意的。
  ·
  随着这一项项被报出来,臧清眼里不由闪过羡慕——他很清楚,这些都是给他弟弟的,而他一个普通的地品资质,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待遇。但这没关系,他从弟弟的待遇中可以看出,他们这样的武斗修者在大势力中,只要拥有足够的战斗力,就可以获得非常丰厚的好处。他对自己有信心。
  臧昊也听得很入神。
  臧家主的面上,也不时就露出震惊的神色。
  他其实更加羡慕,那第二项待遇除了臧清不会有旁人,而正因为臧清也会进入同一个势力,所以才会这么早就招揽臧昊,否则也会起码等到臧昊三四岁的时候才接收。
  臧清的注定要负责照顾臧昊的,那么臧昊所得到的好处,初期必然是用不完的,也必然会分润给臧清一部分——这对于臧清而言,也是不小的机缘了。
  臧家主等臧家人,就算想占据这个名额都是没机会的。
  ·
  佘娇娇笑了笑,也递出一纸待遇,朗声说道:“我天龙山也有一番心意。”
  这次出来的,是一位相貌俊朗的男弟子。
  “第一项……”
  “第二……”
  基本上跟无相宫的大同小异,只不过,似乎是为了增加竞争力,最后还新增了一些资源配额。
  接着,就是钟采展开清单,笑着开口:“战神殿的心意,再厚一层。”
  这回没有其他弟子帮着念诵单子了,但钟采的嗓音清澈又温和,加上他一身丹香,徐徐道来的时候,更将那小胖崽臧昊的注意力吸引过去。
  念完了前面那些惯用的待遇后,钟采眉头微挑,继续说道:“第三十八项,每十年一次炼丹名额,种类不限,最高六级。”
  崔昴、佘娇娇:“……”
  就知道战神殿肯定要吃灵仙宗的软饭!
  灵仙宗那么多丹师,区区每十年一次的炼丹名额而已,根本毫无压力,随随便便就能达成了。
  而且钟丹王敢提出这个待遇,因为他自己就是六级丹王,就算没有其他丹师愿意出手,他自己也完全可以做到!
  不过,崔昴和佘娇娇早先预料到的、战神殿会给出的新增待遇还要更夸张,现在才哪到哪啊?
  两人自然也早就做好了加码的准备。
  崔昴微微一笑:“每十年一颗指定等级的丹药。最高六级。”
  佘娇娇:“每十年一颗指定等级的丹药,最高六级,可出上品。”
  ·
  尽管一次炼丹名额所代表的就是一炉丹药,而一炉顺利出丹后应该不止一颗,但是丹药的品质是说不准的,还有炸炉、没法出丹的可能。
  而这两人固然只言明会给出“一颗”丹药,但其实待遇是要比钟采提起的“第三十八项”更高一些的。
  ·
  臧家主等人听得都不敢出声,只是在每每听到关于“丹药”的说法时,眼神十分明亮。
  丹药啊,谁不想要!
  尤其是这玩意就算十年才能出有,可等级最高可是达到了六级!臧家兄弟俩短时间里用不上,还可以积攒下来,是很有可能漏给他们臧家的啊!
  臧家主等人深呼吸,将情绪按捺住。
  因为竞争还远远没有结束。
  ·
  钟采不慌不忙地开口:“每九年一次炼丹名额。”
  崔昴:“每九年一颗,上品。”
  佘娇娇:“每九年两颗。”
  钟采微笑:“每八年一次。”
  崔昴:“每八年……”
  佘娇娇:“每……”
  三方势力,就这样不紧不慢地逐年增加会给出的筹码。
  渐渐地,钟采给出的待遇提升到了“每年一次炼丹名额”。
  崔昴、佘娇娇也不相让,同样也是说出了“每年一颗上品”的话。
  这时候,气氛有些安静起来。
  ·
  如果新弟子不傻的话,这名额也好、制定丹药等级也好,都肯定是奔着最高级别去的——除非他们在某个等级的时候需要非常特殊的丹药,不然都不会浪费这个待遇。
  所以这些待遇所代表的,就是六级丹药。
  可就算是仙品下等资质的天才,也未必日后就一定能成为强者,六级丹药已经是不限制弟子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