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· 番外2:全女子钳工班组(2/3)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徒弟继续传承。一批又一批。
一代又一代。
有位女钳工,不仅技术出众,还心思细腻,文笔工整,写了一本师门传。
清晰地记载着她们技术传承的脉络。
像是一棵大树,枝繁叶茂。
尽管这本师门传不涉及任何具体技术内容,但也只在师门内部流传。
直到林巧枝的名字脱密之后。
其中一些故事才广为流传。
有报社的记者来采访她,带来一些读者最关心的问题,她率先问了提到最多的问题:“在这本师门传里,为什么会选择‘掌门人’这个词来称呼林总工?是受武侠的影响吗?”
“不,是觉得合适。”
“最起先,我们大家都随行业大流喊师傅、师父,我也准备这样写的,但或许是口头喊习惯了不觉得,真的一笔一画用钢笔写到纸张上,就觉得师父这个词或许不那么妥当了……”
“我最先想到称呼师娘,师母,却又总感觉不得劲。”
很奇怪,明明师父和师娘是对应的词,应该表达同样的意思,但却让她无端感觉像是附属。时代赋予了这个词更多的感觉和倾向,好像让人更容易一下想到师父的妻子。
同时,力度也不够,也不足以表达她心中的敬重。
“当时,找不到一个特别能表达我心中崇敬感觉的词语,直到我将师门里师姐妹的脉络梳理出来,看着树一样的传承脉络,脑海里突然就冒出,掌门人。”
记者:“所以是由衷觉得林总工适合这个词?”
“当然。”
“我们技术来自她,思维受她启发,精神更是传承于她,我们都接受过她亲自教导,人人都有她身上的风格和影子,并且受益终身。”
她们走出去,一看就知道是谁教出来的。
“在我心里,她是开山者,她是掌门人。”
她喜欢这样的描述。
开山,掌门,这才是林工本该有的气势和力度。
而且,好像她们同走一道,同处一门,是一家人。
她们是技术尖兵、是劳动模范、是人大代表、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是世界性难题的攻克者……
她们共同走在前进的路上,在林巧枝的带领下,一起向上走,像风暴一样向上走。
“林总工确实当得起这个词。”记者笔动得飞快,又道:“我们都知道,你们师门格外团结,经常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,师门传里也没有体现,只记录了这些闯过难关的事,能给大家讲讲是为什么吗?”
“情谊吧……”她顿了顿,回答说,“真的感受到过那种关怀和帮助,一定会常怀感恩之心的。”
她不由想到当初到红旗厂的时候。
什么都不懂,还很局促,善意涌过来的时候,甚至有些无措。
从来没有人对她这么好过。
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姐姐。
能感受到,她不图什么,就是真的愿意帮你,真的想让你好。
也许只是姐姐力所能及的一件小事,但是对当时的她来说,真的真的是天大的事、天大的困难了。
随着相处,真的很难不亲近、很难不崇拜、很难不羡慕。
向往姐姐的能力。
向往林工那样的强大。
等到位置转换,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师姐,或者收徒,回忆起曾经感受过的温暖,也不会吝啬那份善意。
“根同生,枝连理。”
“我觉得很能形容我们师门之间的这份情谊。”
“可能还有一点,”她忽然笑了下,“在林工面前,不管说话,开会,都要求我们简明扼要、直截了当,不许搞弯弯绕绕那一套,可能习惯了,不管对外怎么样,彼此之间都说直话。”
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,面对彼此就不自觉袒露真诚的一面,关系自然就纯粹得多。
记者好奇:“没有人打破这个先例吗?”
“那得看下次到林工面前,经不经得住她的考察提问了。”
保持微笑。
记者秒懂了,又小心翼翼:“这么害怕林总工的提问吗?你们都属于拔尖人才了吧。”
“我们能到各行各业,其实就是没能成功跟上林工的步伐,没能最终留在林工身边,这么说,你懂了吧?”
记者有点汗流浃背了。
她分明记得这师门传里随便挑一个出来,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啊。
这篇报道发出去之后,很快有了很热情的反馈。
“看过这个师门传其中几篇呢!记忆最深刻的一点是,她们之间都互称‘姐妹单位’,当时第一次看,我还愣了一下。”
“我也是!!真的卡了一下,总是听兄弟单位如何如何,头一次听姐妹单位诶,而且还不是意识层面上的,是真的姐妹单位,会同舟共济,共渡难关的那种!”
“这么想的话,全女子钳工班组里出来的都是师姐妹,又到各行各业里了,当一把手的不在少数,还有就是核心技术骨干,喊一声姐妹单位,还是蛮贴切的。”
“不仅是这样,这个师门传里很喜欢用‘她’‘她们’作为主体,即使是描述群体里有男生,按理应该用他们,但只要女多男少,也很多用的是她们,我百分百肯定不是不小心用错了,就是特意这么用的!”
“总不能有一个男的,就把所有姐妹的功劳算作‘他们’吧?”
“没毛病,她们联手攻破了世界性难题,他们联手攻破了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