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4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咸阳。
  嬴政想也不想便道:“当然是美梦!”他回想着描绘的场景,“天姥山既是仙山,李白又在梦中见到了仙人,自然畅快非常。”
  长安。
  刘彻给秦始皇隔空点赞:“梦游仙山,仙人相迎,自然是一场美梦。”
  他也挺想梦到神仙的,不知道这李太白是怎么梦到,把这首诗放在榻前诵读一遍再入睡能梦到吗?
  已然被这首充满奇幻色彩的诗俘获的猪猪陛下开始放飞大脑。
  卫青性情稳重而又务实,对神仙之说并不怎么感兴趣,自被武帝提拔以来他也读了不少书,李白的诗虽然奇崛,但吐语自然,毫无佶屈聱牙之感,又有冲天的仙气与豪气,他不自觉也被这样的气势感染,点头道:
  “臣也觉得是美梦。”
  梦中场景如此美好,天姥山那样雄奇,在出游之前能做这样一场梦,一定十分美妙吧!
  三国。
  曹操拍了拍还沉浸在诗境中的儿子,问到:“子建,你怎么看?”
  “什么?”猛然回神的曹植还没有反应过来。
  曹操耐心地重复了一遍:“你觉得李太白做的是美梦还是噩梦?”
  “‘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’‘半壁见海日,空中闻天鸡。’景色如此清幽峻秀,孩儿觉得应是一场美梦。江东山水当真如此灵秀吗?”
  他既好奇又期待。
  曹操顶着儿子渴望的眼神一阵无语,又想起从赤壁无功而返的事,想起楚棠说赤壁一场大火烧破了他天下归心的梦,想起司马懿摘了他老曺家的桃子,想起司马家整来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……
  行了,不能想了,再想就要传太医了。
  曹操深吸一口气,黑着脸向在雷点上蹦迪的儿子发射死亡凝视。
  “父亲……?”曹植不明所以。
  曹操微微一笑:“我儿大才,文章倚马可待,水镜结束后便给李白作一首和诗吧!就叫《梦游北邙吟赠李白》,待到了大唐,他就可以读到了,千载相赠,亦不失为一桩美事。”
  啊这……
  “等等……”曹植觉得自己就这个荒谬的提议还可以再挣扎一下“父亲……”
  您自己看看这话合理吗?而且北邙是王侯公卿的埋葬之所,父亲您确定要我梦游北邙吗?确定这首诗写了李白到时候不会写诗骂我吗?
  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哭丧着脸:李太白做的可能是美梦,但他马上就要做噩梦了。
  唐朝。
 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双双给美梦投了一票。
  杜甫倚在门框上沉思:“从诗境来看,开始应是做的美梦。飞度镜湖,见渌水荡漾,听猿猴清啼,登天姥而观海日山花,自是令人心旷神怡。但后面的山林震颤却是幽暗恐怖,虽有仙人,却也有‘列缺霹雳’‘丘峦崩摧’的骇人动静,梦中体验应该不算美妙。”
  白居易指节轻轻敲击着石桌:“‘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’连魂魄都惊悸了,自然是噩梦一场。”
  “哦?”元稹颇感兴趣地挑眉,“我倒觉得是美梦,他说‘惟觉时之枕席,失向来之烟霞。’分明是对突然从梦中醒来感到怅然嘛!”
  若不是美梦,何必怅然?
  北宋。
  苏辙拿眼睛去看自家哥哥,苏轼察觉到他的意图,露出了一个笑脸,爽快道:“我说是噩梦。”
  苏辙眼睛亮了亮,赞同地点头:“我与兄长看法一样!”
  他们读过李白的集子,也曾翻阅李白生平,向往嗟叹。这首诗虽然是记梦游仙之作,可诗人记梦,又岂是单单说梦?何况游仙诗,亦会有坎壈咏怀之叹。
  南宋,山阴。
  隐居的陆游幽幽一叹,回想自己一腔报国热血,却被主和派污蔑,几度宦海浮沉,曾见仙人抚顶,最后却仍抑郁还归,与“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”的李白何其相似?
  “终究是噩梦一场,恍惚怅然……”
  庭院里,贺知章颇有些意味深长:“这问题倒也有趣,你觉得自己是做了美梦,还是噩梦?”
  李白不置可否:“美梦抑或噩梦,贺监想来会更有感触。”
  贺知章闻言一愣,随即摇头轻笑:“你呀,是在点老夫呢!”
  李白坦荡一笑,向他举杯:“白不敢。”
  【情感的表现还是要从诗里寻找。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是美梦。朗朗月色下,李白乘风飞度,便见得浙东山水灵秀,又有洞天仙境向他敞开,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仙缘,就算只是梦一场,也足够得一夕欢愉,半生怀想。】
  龙凤猪一致点头:没错。
  【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是噩梦。熊咆龙吟,山林战栗,黑沉沉的云雾下隐有闷雷,最后雷霆乍惊,山崩地裂,轰隆作响。这样的场景一般人的小心脏还真的承受不了,就算后面有神仙降临,但也是没反应过来就消失了。
  最重要的梦醒后的那一句,“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”悸,指因惊惧而心跳;恍,形容猛然惊醒的样子。如果是美梦,醒来何必是这种反应呢?】
  白居易似笑非笑地看了元稹一眼,颇有些得意。
  苏氏兄弟则愉快地干了一杯酒,这就是来自后代的优势。
  【但诗歌本身显然不会如此简单,我们试着往深处看一看。】
  李白轻轻调整坐姿,望着水镜的眼里染上了几分慎重。
  【前面讲过,这首诗作于公元745年,前一年,他刚刚被唐玄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