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没门 社畜哪里有不辛苦的(3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爬书网,www.xpsxs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不是有跟你们说?”
  “没有……”韩芳道,“老师让我多去工地,多看看那边的情况。”
  “……”苏雪晴眨眨眼,她不知道怎么说。
  “你的基本功比我扎实。”韩芳道,“老师经常说你的能力比我们这些研究生博士生都强,说你天生就是吃这一碗饭的。”
  苏雪晴心想哪里有什么天生,还不是因为她前世的努力么。要是苏雪晴前世没有努力,她今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学到这么多有用的知识,也不可能让老师这么看重。就算看重,还是会差很多。
  当宁彦靖得知苏雪晴要跟郭教授去勘测江面以及两岸的时候,他惊讶,他还以为苏雪晴是去工地看看那些人盖房子。
  “建大桥,这是大事情。”宁彦靖道。
  “对啊。”苏雪晴点头,“这桥面多少宽,都得有计划。等到以后,来来往往的车辆也多。江水冲击桥墩,上游暴雨对下游也有影响。那一片地区本身是河流冲击出来的平原,江边的土质相对松散。在上面修建建筑物,建筑物容易下沉。设计桥梁的时候,也得考虑诸多问题,挑战更大。”
  “老师愿意带着你去,不错,不错。”宁彦靖道,他相信自己未婚妻的实力,未婚妻在闪闪发光。
  “可能要勘测一段时间,不是看一两天就可以。”苏雪晴道,“还得查看以前的水文资料,要看未来,也得要看过去。”
  “看!”宁彦靖道,“你不是天天看书吗?”
  “嗯。”苏雪晴道,“估计资料不会太多,能有最近一百年左右的资料,算是不错的。要是不好,可能就只有建国到现在的。”
  苏雪晴之前寻找过一些材料的,她只找到建国到现在的,中间还有好几年是断档的。可能跟特殊年代有关系,特殊年代的时候,很多相关方面的专家都被打压下放农场,没有专业人员去记录那些资料,其他非专业人员记录的时候记录得乱七八糟,单位都用错了,毫米变成厘米,错误非常大。
  相差十倍也就算了,有的相差百倍,数据都是乱写的。按照上面写的资料,都不知道发过几次洪水,多少房子都要被淹了。而根据苏雪晴的记忆,还有她询问过其他人,那几年压根没有发生过那样的事情。
  “资料少,可提供的样本少。”苏雪晴道,“得知道更多的情况,才能更好地针对相关情况。”
  “你老师他们都在。”宁彦靖道,“众人拾柴火焰高。”
  “是。”苏雪晴道,“老师他们一定都会考虑到这个情况,各种情况都会被考虑进去。桥没有建好,坍塌了,要命的。”
  “干你们这一行,一个不好,就是要命。”宁彦靖听苏雪晴说过好几遍。
  “本来就是这样的。”苏雪晴道,“种果树没有种好,不开花不结果,不会直接把人给埋进去。亏本了,还能想办法通过其他方式存活。干土木建筑的,没有做好,完蛋。我得去看看笔记,明天,别老师问我话,我都不知道。”
  “……”宁彦靖想说老师带你勘测,是要根据现实情况勘测吧,也许老师会考苏雪晴别的问题,“你有没有考虑要读研?”
  “读研?”苏雪晴错愕。
  “你跟着老师学习,要是可以的话,也能读研,你想读吗?”宁彦靖问。
  “我没有做古代建筑研究,现当代的建筑研究,更多地靠实践。”苏雪晴道,“说实话,我没有想要读研。”
  不是苏雪晴不想读研,而是有的专业在没有做相关方面的研究下,读研没有多大的用处,倒不如亲身实践。现当代的建筑跟古代的建筑有很大的差别,不是说苏雪晴会写论文,她就能把事情做好。
  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  苏雪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她要走的是什么路。
  “文凭再高,没有实战经验,没有做出一点成绩来,都不行。”苏雪晴道,“我们这一行更重视的是成果。”
  如果苏雪晴光光靠着所谓的高文凭上去,不能服众,她必须有亲身参与过的项目,得有真正的成果。不是说她凑过去,说两句不重要的话,她挂名了,这就算她的成功。不是的,这种镶金边的行为在那些大佬眼里,那就是糊弄,把别人当瞎子。那些大佬稍微问她几句,她会还是不会,一下子就会被他们知道。
  “我之前也考虑过读研的问题。”苏雪晴道,“当时想是如果进不了建筑设计研究院,读研是一个好选择。如果能直接进去,读研不读研,那都无所谓了。”
  有时候读研了,还不一定能进到想要的单位。但这个年代好,文凭贬值不厉害,读研究生能有一个好的出路。不像是苏雪晴的前世,有人经常在那边说读研毕业了,反而不能找到本科毕业的时候的好单位。
  “按照你想的来。”宁彦靖道。
  宁彦靖不需要苏雪晴有很高的文凭,也不需要苏雪晴非得做出什么成绩来,他都是看苏雪晴自己的想法。宁彦靖希望苏雪晴能开开心心地去做那些事情,而不是被迫去做那些事情。宁彦靖辛苦工作赚钱,不是为了让未婚妻为了配得上自己而不断努力,他是为了让自己的另外一半能开心快乐。
  早上,司机开车送苏雪晴过去建筑研究院,先跟大家汇合,这才去码头。
  院里的车坏了,苏雪晴让郭教授坐她坐的车,他们一起过去。
  “你未婚夫不要用车?”郭教授问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